立足岗位做奉献,乐业担当勇争先。5月29日,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校工会、校关工委主办,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劳动教育主题月系列活动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吉平报告会在校本部立德厅举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核心成员、土木工程学院2000校友郭吉平同志应邀重返校园,与向母校师生分享他17年来扎根一线、匠心筑梦的精彩故事。中南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宋晓东、党委教师工作副部长刘湘云、校工会副主席张思纯、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晓飞出席会议,中南大学2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此次报告会。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初心如磐历风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Uz1IQNc8iaL4eZIibo6SOyiarSMgwicUibRuhe88HyYMrSxn5TbwXlJHfCCL7W65qwRaPYuqfUosFOAK7kdnsqSdBUw/640?wx_fmt=png&from=appmsg](/__local/9/2F/6F/50DE3180132C3F16B5E3EA719F2_CC9C802C_77368.png)
“一定要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朴素的话语,折射了郭吉平闯关夺隘、勇毅前行的从业生涯。大学校园时期的青涩轶事“烧烤油”、忙于工作深深遗憾的“两对半”婚礼、画图至腱鞘囊肿留下“桥”形伤痕,郭吉平将青春融进山川江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传统的缆索吊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促进了钢筋混凝土拱桥挂蓝悬浇施工技术的发展。他是勤勉务实的劳动者、是精益求精的奋斗者、是勇于创新的追梦者。立足岗位做奉献,实干担当勇争先,17年的一线工作,他用汗水和付出诠释着平凡岗位上的劳动精神。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匠心铸魂争先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Uz1IQNc8iaL4eZIibo6SOyiarSMgwicUibRuhMx0Nc9w3l01ZH7JDcLyhH7BQum8wPsicLCkT4HtLuw4QvE0HXm0uQWQ/640?wx_fmt=png&from=appmsg](/__local/8/6D/FB/C731F60304C36F2CE82577A3628_1E8838E2_A4AA9.png)
“青年要提升工匠五力——引领力、传承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报告会上,郭吉平谈到了工匠精神的时代需求,他强调“目前社会基础技能人才供应还无法满足需求,基础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成为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鼓励青年学生提升工匠五力。“创新思维必须勇于走进‘禁区’,敢于跨越‘雷池’,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惯性思维的枷锁,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参与建造桥梁56座,其中世界前100座高桥8座,他与同事们基于解决桥梁建造中面临的难题获授专利168项。他以恒心与毅力助力技术难题解决,生动地展现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专心凝力促复兴
“坚决跟党走,人生才有动力、有毅力去成就自己的事业”。从业十余载,匠心不改,牢记使命,郭吉平一直奋战在施工一线,竭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和每天记笔记、一月一小结、一季一汇总、一年一总结的良好习惯。
作为行业佼佼者,郭吉平不仅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也在“传、帮、带”,把“知道”变成“知识”,再把“知识”变成“效益”,引导后来的人沿着这条道路继续披荆斩棘地前进。“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人世间的一切成就和幸福都源自劳动创造,扎根山区桥隧施工科技创新领域,郭吉平也将继续勇做交通建设排头兵,带领团队攻克重重技术难关,勇攀世界级桥梁工程新高峰。
报告会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受益匪浅,踊跃提问,郭吉平一一为大家答疑解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Uz1IQNc8iaL4eZIibo6SOyiarSMgwicUibRuh7P2MsgQQTxsN9icuExFEVlnZ1yCfCk9bXTgJxRD0tRlOz9KDMm06KpA/640?wx_fmt=png&from=appmsg](/__local/1/61/7C/3EAD1E52A0DF56795EF05FC8B1A_0C306AE8_8918E.png)
以榜样力量为标杆,汲取劳动奋进的力量。师生们表示,一定会从郭吉平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以实干担当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新荣光!
(一审:蒋丽梅 二审:徐爱兰 三审:何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