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职工子弟暑期“托管训练营”温馨开营
7月8日,湘雅二医院教职工子弟暑期“托管训练营”在医院五官科楼工会会议室温馨开营。医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柴湘平,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金华、副主任刘碧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参加托管训练营的教职工及子弟参加仪式。
训练营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设置游泳、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和书法、绘画等艺术课程以及亲子课堂、社会实践课,寓教于乐,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段绍斌副书记强调,湘雅二医院在追求卓越医疗的同时,始终不忘关怀教职工家庭,致力于同教职工携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成长环境。开办“托管训练营”的初衷,既是希望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也是希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暑期乐园。
柴湘平书记为孩子们送上美好的寄语与祝福。他指出,作为医院职工子弟,既要深刻理解父母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与荣耀,更要成为有志向、有梦想、懂感恩、爱学习的新时代好儿童。希望孩子们在托管训练营中能收获知识、友谊与快乐,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他表示,未来医院将不断优化教职工子女托管服务,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走进名校”研学活动
7月8日,医院关工委组织教职工子女前往粉末冶金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走进名校”研学活动。
跟随着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鲍主任的步伐,孩子们进入陈列馆参观。陈列室集中展示了粉末冶金研究院的发展轨迹,记录了黄培云、黄伯云等一代又一代粉末冶金教学科研人员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建设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在实物展示区,孩子们体验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用于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的各项航空制动关键材料,对金属基、碳基材料和合金陶瓷材料的不同性能有了一个大致认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主题德育实践活动
7月19日,医院关工委在南元宫社区二楼党建服务中心开展“手绘扬清风,讲述廉洁故事”主题德育实践活动。
医院关工委“五老”王湘莲老师以充满激情与深情的讲述,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走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革命先驱的光辉岁月。她生动再现了这些伟大领袖们清廉自守、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原则、心系人民的崇高精神。同时,王老师还巧妙穿插了古代廉吏“一钱太守”刘庞的典故,让廉洁自律的传统美德跨越千年,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随后,活动进入创意环保帆布袋涂鸦环节。孩子们以“莲花”为灵感源泉,用色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既具艺术美感又富含深意的作品。每一朵盛开的莲花,寓意着孩子们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7月29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医院关工委联合文艺路街道南元宫党支部组织医院职工子女在关工委“五老”工作室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
现场的少先队员们为92岁高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喻鹏飞爷爷系红领巾、敬队礼、献鲜花,表达崇高敬意。随后,关工委“五老”王湘莲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她回顾了喻鹏飞爷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1950年,年仅17岁的喻鹏飞毅然选择投身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青春和热血捍卫国家安宁。从新兵团到卫生队,他边战斗边学习,一次又一次穿梭于枪林弹雨之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护好伤员,就是保护好部队的战斗力”的崇高信念。
活动现场,孩子们听得入神并表示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和社会作贡献。
医疗急救健康进校园活动
8月7日,医院团委、关工委联合临床技能中心为长沙雅礼书院中学学生举办“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医疗急救健康进校园活动。
活动当天,急救导师范晓以生动案例为引,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与互动问答,将复杂的急救知识,如单人徒手心肺复苏、AED操作及气道梗阻急救等,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学生们不仅听得入神,更在随后的实操环节中,积极投入心肺复苏模拟练习,从按压手法到吹气技巧,每一步都力求精准到位,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与互助精神。学生们纷纷反馈,此次活动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并承诺将所学用于实践,成为关键时刻能够伸出援手的“第一目击者”。
湘雅二医院作为急救知识普及的先行者,已构建起一支超200人的专业导师团队,足迹遍布全国18省市,惠及百万民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推动急救知识的广泛传播。未来,医院团委将继续深化“急救知识三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活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急救教育体系,努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为守护公众健康与安全贡献湘雅力量。
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
为培养青少年垃圾分类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8月9日,医院关工委联合文艺路街道南元宫党支部在“五老”工作室举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关工委“五老”王湘莲老师为青少年们普及垃圾分类小知识。她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生动详细地讲解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垃圾的分类方法,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正确率。随后,王老师带领大家开展创意环保手工瓶DIY活动,引导孩子们发挥巧手和奇思妙想,将废弃物变废为宝,践行科学环保的生活方式。
青少年们在王湘莲老师的带领下,化身“小小志愿者”走进社区,向居民们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同时,捡起掉落在草坪和小路上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各种废弃物,并仔细分类丢入垃圾桶,以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分类。
(一审:蒋丽梅 二审:徐爱兰 三审:何桂强)